低烧在临床上是指低热,孩子总是低热,体温在37.1-37.2℃,可能与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力较差、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白血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
1、环境因素:比如室内温度过高,孩子的衣物较厚,可能会机体正常散热,出现体温过高,体温波动在37.1-37.2℃的范围。建议家长及时开窗通风、调节室温、松解衣物,有助于使孩子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自身免疫力较差:可能与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原因有关,导致孩子的免疫力较差,出现反复低热的现象。建议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比如跳绳、游泳、跑步等,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孩子容易出现低热、鼻塞、流鼻涕、咳嗽、咽干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孩子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低热、消瘦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可能与化学因素、放射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由于白血病细胞刺激机体,成为致热原而导致体温上升,孩子会出现低热的情况,同时可能会有贫血、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孩子需要遵医嘱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达沙替尼片等药物进行化疗。
孩子出现发热期间,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导致症状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孩子体温总是37.1℃、37.2℃可能与正常体温、受凉、感冒、胃肠炎、肠炎等有关,建议家长先带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情况后,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体温:一般情况下,口腔温度、腋下温度、直肠温度的正常范围分别为36.3℃-37.2℃、36℃-37℃、36.5℃-37.7℃。如果家长给孩子测量的是口腔温度或者直肠温度,37.1℃、37.2℃一般均属于正常范围,不存在发热的情况。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家长让孩子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避免熬夜。
2.受凉:若家长给孩子测量的是腋下温度,37.1℃、37.2℃的测量结通常果表明孩子存在发热的情况,可能是家长平时未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导致孩子受凉引起的。建议家长做好孩子的日常保暖措施,气温下降时适当增添衣物,以免受凉。
3.感冒:该疾病多是感染、风热等引起的,孩子通常会有流涕、鼻塞、发热等不适。家长可以遵医嘱让其使用风热感冒颗粒、布洛芬干混悬剂、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可起到疏风清热、解热镇痛、抗病毒的作用。
4.胃肠炎:该疾病可能是暴饮暴食、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引起的,孩子一般会出现腹泻、上腹部绞痛、低热等症状。家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让其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肠炎宁颗粒、克拉霉素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抗感染、清热利湿。
5.肠炎:此病通常与不洁饮食、肠道缺血等有关,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腹部钝痛、血便等不适症状。建议家长遵医嘱让其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抗感染。
建议家长平时在孩子发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退热,比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拭孩子身体等。
低烧一般指的是低热,孩子总是低热37.1-37.2°C可能是剧烈运动、环境温度过高、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
1、剧烈运动
如果孩子进行剧烈的运动,可能会使体温上升,一般休息过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
2、环境温度过高
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可能会使体温上升,一般可以通过开窗通风、开空调等方式进行降温。
3、细菌感染
如果孩子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发热。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病毒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低烧一般指低热,孩子体温在37.1-37.2℃,不属于低热,可能是剧烈运动、体质偏热、室温过高等因素引起的,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低热通常指体温上升至37.3℃~38℃,多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孩子体温在37.1-37.2℃,一般不属于低热,可能是剧烈运动、体质偏热、室温过高等非疾病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给孩子更换内衣裤,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孩子对着风吹。此外,衣着过厚、经常摄入温度较高的食物或热饮等也可能引起该现象。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尽早送孩子就医,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孩子需要多吃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以上就是“孩子总是低烧37.1-37.2怎么回事”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