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
1.敛肺、涩肠
乌梅味酸而涩,上入肺经能敛肺止咳,下入大肠经能涩肠止泻。因此,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或干咳无痰,以及正气虚弱导致的久泻久痢。
2.生津
乌梅味酸性平,能生津液、止烦渴,因此,可以用于治疗虚热消渴、烦热口渴等病症。
3.安蛔
乌梅味酸,而“蛔得酸则安”,因此可以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用于治疗蛔虫病引起的腹痛、呕吐等病症。
乌梅的现代应用:
1、乌梅具有镇咳、止泻的作用,可以运用于止咳药、止泻药中,如冬白梅片、哮喘丸、绿梅止泻颗粒、小儿泻痢片。
2、乌梅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运用于养阴清热药中,如玉泉片、梅苏颗粒、苏梅爽含片。
3、乌梅有麻醉蛔虫的作用,可以运用于驱虫药中,如乌梅丸、肥儿疳积颗粒、春梅颗粒。
如果患者想要通过乌梅来治疗疾病,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也应事先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药物间相互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乌梅的功效和作用主治包括滋阴润燥、益肾固涩、生津止渴、健脾开胃、化痰止咳等。
1.滋阴润燥:乌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能够滋润肌肤,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缓解干燥症状。
2.益肾固涩:乌梅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肾脏的正常功能,增强肾脏的排毒能力,同时具有收敛作用,能够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3.生津止渴:乌梅含有天然果酸和有机酸,能够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口腔湿润度,帮助缓解口渴。
4.健脾开胃:乌梅中的酸性物质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提高消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有良好的效果。
5.化痰止咳:乌梅有促进肺部代谢的作用,能够帮助清除痰液,缓解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乌梅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是过量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应该适量食用。同时,乌梅中含有一定的酸性成分,不宜空腹食用,最好在餐后食用。对于患有糖尿病、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一般情况下,乌梅具有增加能量、保护消化系统、改善便秘、增进食欲、缓解咳嗽等功效与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增加能量: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能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2、保护消化系统:乌梅有消毒的功能,可防止食物在胃肠里腐化。
3、改善便秘: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4、增进食欲: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5、缓解咳嗽:乌梅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和喉咙炎等呼吸道问题。
建议适量食用乌梅,以免导致消化不良。
乌梅又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梅实、黑梅、熏梅、桔梅肉等,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皱皮,色变黑时即成。乌梅产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具有止痢断疟、安蛔止痛、敛肺止咳等作用。
一、功效与作用。
1、止痢断疟:乌梅味酸,能涩肠止泻,有收敛作用,可用于久泻、久痢、便脓血、痔疮出血者及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者;。
2、安蛔止痛:乌梅有安蛔止痛的作用,可用于蛔虫所致腹痛、心烦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症,婴幼儿腹泻者;。
3、敛肺止咳:乌梅可止渴调中,敛肺止咳,可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者;。
4、抑菌:乌梅对多种细菌有体外抑制作用,包括革兰阳性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二、使用禁忌。
乌梅性温,味酸,微涩,外感风寒,内有实热积滞不宜使用;胃酸过多者慎服。多食损齿,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
三、使用方法。
乌梅可内服,也可外用。去核后生用或炒炭用,止泻止血宜炒炭用。但无论何种用法,需先咨询医生,根据指导使用。
1、内服:单用煎汁,也常搭配香附、干姜、蜂蜜等同用。还可直接食用,或是泡茶、浸酒、煮粥,入膏、丸、散;。
2、外用:研末调敷或干撒。
四、识别技巧。
乌梅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极为皱缩,凹凸不平。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五、参考文献。
[1]曾昭龙主编.实用临床中药学(第2版)[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506.。
[2]余瀛鳌,陈思燕编.本草护佑全家人丛书 本草一味清肠毒[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8.193.。
以上就是“乌梅功效作用与主治”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