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上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病理变化主要有:。
1、肉眼观:双肾肿大、颜色苍白,称为“大白肾”;晚期则体积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
2、光镜下:主要特点是双肾大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弥漫性渐进性增厚;晚期可造成毛细血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最终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性以及功能丧失;。
3、电镜下:可见基膜的病变与银染色所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早期可见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呈少数体积较小的电子致密物;继而沉积的电子致密物逐渐增多,体积逐渐增大,位于基膜与钉突之间;随后电子致密物被增生的基膜包围,并逐渐被吸收、溶解而呈电子透明区,以致增厚的基膜呈虫蚀状改变;最后电子致密物消失,基膜高度增厚;。
4、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和补体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弥漫性颗粒状荧光。
参考资料:[1]黄玉芳,刘春英.病理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膜性肾小球病现在称为膜性肾病,膜性肾病主要的病变特点就是肾小球基底膜出现了损害,在临床上根据病理表现的不同分为Ⅰ期-Ⅳ期。Ⅰ期和Ⅱ期称为早期膜性肾病,Ⅲ期和Ⅳ期称为晚期膜性肾病。
它的主要变化就是足细胞,也就是肾小球的上皮细胞出现了足突融合,这种足突融合在早期膜性肾病是可逆的,而在晚期的膜性肾病几乎是不可逆的。它的治疗以肾脏病理为参考,同时要参照尿中的蛋白质的多少来进行指定治疗方案。如果蛋白尿4g/24小时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蛋白尿在4-8g/24小时,以对症治疗或者免疫抑制剂同时进行治疗,而如果蛋白尿8g/24小时,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
。膜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病变大多数就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弥漫性增厚,以及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有复合物沉着,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膜性肾小球肾炎,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判断后采取措施。
膜性肾小球肾炎称为膜性肾病,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见少量散在分布的是嗜复红小颗粒,进而有钉突形成,基底膜膜逐渐增厚,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3成细颗粒状,延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早期可见基底膜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常伴有广泛足突融合。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常隐匿疾病,70%至80%的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约30%伴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尿。常在发病5~10年以后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本病容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40%~50%,并且有30%的自发缓解率。对于典型的肾病综合症患者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常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以上就是“膜性肾小球病的主要病变”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