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没有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一个专有的病名,但是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造成的多种临床表现在中医上可以归于胃痛、痞满、呃逆、呕吐等多种疾病。
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出现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胃部疼痛不适时,在中医上一般被归于胃痛。当出现了胃胀、消化不良的症状时,一般被归于痞满。当出现嗳气、打嗝的症状时一般被归于呃逆。当出现呕吐、反酸等症状时一般被归于呕吐。
当患者被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积极服用四联药物进行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应中医的病名属于痞满、呕吐、胃痛等范畴。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归根到底是人体正气不足,不能鼓动邪气外出所致。在辩证的基础上,服用香砂养胃丸、香砂平胃散、加味左金丸、温胃舒颗粒等,可以激发并促进人体正气,以改善并纠正人体失衡状态。中医是很稳妥的方法,但是见效可能比较慢,建议服用一段时间。
概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为西医病名,中医认为属于湿热病等疾病范畴,舌苔多厚腻,色白或黄。
如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进行专业中医辨证论治,配合应用西药进行抗感染治疗。
症状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属于湿热病邪范畴,湿热病患者的舌苔多腻、厚,可出现白色舌苔或黄色舌苔,偏白说明湿气偏重,偏黄证明热邪偏重。除了舌苔性状改变外还可能伴随口臭、口苦、口黏腻、口舌生疮等现象。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萎缩、溃疡等病变,出现胃脘部疼痛、痞胀等消化系统表现。
黄腻苔图 图片可能会引起您的不适, 是否继续查看? 查看 白腻苔图 图片可能会引起您的不适, 是否继续查看? 查看病因中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属湿热病邪范畴,多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遂、脾胃虚弱有关。
外邪犯胃:外受寒、湿、热邪,邪犯于胃,蕴积化热,阻滞气机,则致胃痛。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或过食肥甘、辛辣或恣饮酒浆、饮料,致损伤脾胃,气机失和,易于感受湿热病邪,则致胃痛。
情志不遂:情志不遂,影响肝气运行,导致气机瘀滞而化热,肝热横逆犯胃,肝胃不和,影响胃之和降,易感受湿热病邪致病。
脾胃虚弱:素体脾虚,或劳倦、久病伤脾,均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易于感受湿热病邪。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多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同时应用中西药物,中药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因病机以清胃温中为主,西药以抗幽门螺杆菌为主。可遵医嘱选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药物,适用于症状较重、病情顽固者。
中药疏肝清湿,西药抑制胃酸以缓解症状,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常应用小陷胸汤,配合奥美拉唑肠溶片等抑酸药,适用于症状较重者。
[1]魏宝,刘鹏飞,石红主编.内科常见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M].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138-141.。
[2]高兴哲著.中医溯源[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17.。
。以上就是“中医把幽门螺杆菌叫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